“库尔勒的香梨,焉耆(yan一声qi二声)的马,阿克苏的苹果顶呱呱。天山的雪莲,博斯腾的鱼,亚克西!”
这顺口溜朗朗上口,其实说的都是咱们今天的话题——特产。
咱们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特产数不胜数,尤以特色食品为甚,占了特产中的绝大多数。但往往很多极具特色和品质的农产品偏居一隅,知名度局限在某一区域,销售半径短。
大市场大品牌的种子和土壤就在地方特产市场中。
听到这儿,是不是蠢蠢欲动了?如何才能让地方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以火箭的速度,铺遍全国、众人皆知呢?咱们今天一起聊聊。
1、建立大特产的观念
首先,企业要建立大特产的观念,做好顶层设计。
突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企业品牌。“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特产要做大,必须建立大特产观念,也就是大食品、泛食品观念,不能把特产只当作特产来做。如果一个小公司想要成为大企业,那么就要遵循‘大’的法则,要着眼于国外,着眼于全球,向全国、全球市场发展。
2、一个区域品牌由一个公司运作
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地标产品最好由一个公司运作,并且主体一定是公司而不是政府或行业组织,更不能是分散的种养户。当然,公司的股东形式可以多样,要把产地各方利益兼顾起来,把各方力量调动起来。
3、一个品类专注打造一个品牌
一个公司专注在一个区域或者地标品类里打造一个品牌而不是多个品牌。要聚焦才能做大。比如阳澄湖只允许一个公司运作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其他湖面的大闸蟹可以由其它公司打造其他品牌。
4、好产品名可以事半功倍
好的产品名称会让品牌之路事半功倍。使用一个科学命名的品牌名称,摒弃“阳澄湖大闸蟹”这种产地名称+品类名称作为品牌名称的做法。竹叶青茶、乌江榨菜、仲景香菇酱、龙大粉丝等品牌,是非常成功的从优势产区走出来的优秀品牌,值得借鉴。
5、要有“十字思维”
从产业的角度,要有“十字思维”。过去我们横向思维比较多,在规划布局上研究什么土特产布局在什么地方比较好。仅有这个还不够,还得有纵向思维,即产业链思维。
“好想你”就是个极具说服力的案例,已从一颗枣衍生出枣干、枣片、枣粉和枣醋等16大系列200多种单品。正是不断的“变”让“好想你”从新郑特产,变成了河南特产,甚至成为了中国特产。